11月24日,在中建一局孙河棚改项目二标段举办的装配式建筑科技成果交流会上,一个外形酷似“游戏手柄”的仪器引起了与会人员的极大兴趣,这个仪器就是“套筒灌浆饱满度检测仪”,它攻克了装配式建筑构件套筒连接部位的质量检验难题,其依据的“气测容积法”无损检测技术,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
近年来,被称为“搭积木式盖房子”的装配式建筑,因符合绿色发展理念、工期短,在工程建造中应用愈来愈普遍。装配式,就是把在工厂产出的建筑预制构件运到施工现场装配安装好。灌浆套筒是建筑预制构件间的主要连接方式,如何精准检测预制构件连接的坚固性是装配式建筑的质检难题。
2020年9月,中建一局所属的北京中建建筑科学研究院针对装配式建筑的质检难题,自主研发出套筒灌浆饱满度检测仪,通过实时测量套筒内的压强变化数值,精准计算出套筒灌浆饱满度,从而评定构件连接质量是不是达标。
据北京中建建筑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王长军介绍,与现阶段国内其他检测的新方法比,套筒灌浆饱满度检测仪可避开携带不便、随机检测不便、操作繁琐、检测费用高等不足,极大提升检测的精准度和效率。目前,套筒灌浆饱满度检测仪已成功在北京行政副中心公务员公寓项目、郑州大学青年人才公寓等项目应用,计划于2021年在行业全面推广。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质量处调研员于扬评价,检测仪有效解决了装配式建筑实施工程质量的检测难题,推动了装配式建筑这种绿色建造方式的应用推广。
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结合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抓紧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为未来一个时期房地产的高水平发展明确重点、指明方向。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不仅要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的新机制,完善市场与保障双轮驱动、结构符合常理的住房体系,实现防风险、保交房目标;更要以技术革命推动形成房屋全生命周期基础性制
如今,新疆的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城乡面貌发生沧桑巨变,新疆的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大步向前,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跨越之路。
近期,福建、广东、广西等多地遭遇持续强降雨,出现洪涝、山洪、滑坡等灾情。
6月以来,河南省郑州市气象部门连续发布高温橙色、红色预警,主城区最高气温甚至突破40℃。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坚持“百姓城管、服务百姓”工作理念,结合“夏·韵郑州”市容市貌和城市功能设施整治提升活动,采取多项措施应对连续高温天气。
重庆市永川区大安街道铁山小流域曾是一处建设工地,近年来,实施工程单位在建设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考虑水土保持生态科技与景观的融合,精心打造了一片美不胜收的向日葵花海,既提升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质量,也为经济发展和文化旅游增添了新活力。
智能建造赋能海南“第一高楼”“拔节”生长——海南中心项目展现智能建造新高度
产品推荐 / Products Recommended